专家工作委员会
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
青少年科技启蒙行动专家工作委员会
负责人
熊杰
生于1979年,二级教授,博士,博士生导师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军科委166工程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,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特聘教授(2019年度入选),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,国家“优秀青年科学基金”、四川省“杰出青年基金”、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,现任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院长。长期致力于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,在量子材料与器件、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、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。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(2022年)和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(2019年),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、Science、Nature Photonics、Nature Chemistry、Joule、Advanced Materials等发表论文200余篇,SCI他引10000多次。授权发明专利70余件(9件实现转让)。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军科委基础加强计划、军委装发部预研等项目20余项。
熊杰
副主席
生于1979年,二级...
许敏
生于1978年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,1997年至200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学习,获得等离子体物理专业本科及硕士学位,2005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留学,2010年获得机械航天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,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,中核集团“科技带头人”,中欧磁约束聚变战略伙伴联合工作组成员,现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总工程师、国际托卡马克输运物理组副主任。主要从事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,在等离子体湍流输运方面取得重要科研成果,在国外优秀杂志发表论文近20篇,其中4篇发表在国际著名物理学杂志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,并多次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及邀请报告。
许敏
副主席
生于1978年,研究...

Logo 释义
_mini.jpg)
标志由字母“S”衍生,S 既代表科青联的行政属性和地理位置——四川(Sichuan),又代表科学(Science)。
主形态既是两个四川的“川”字的旋转和变化,也是两个字母 “Y”(Youth,青年)的变体;其呈现的正负形态,象征着科技,即科学和技术,二者相辅相成、阴阳相生的关系。
“川”或“Y”形成两只手的合抱形态,寓意联合,既体现了科青联的组织结构——四川省青年科技工作者联合在一起,交流协作、团结共生,又体现了科技的内涵——科学和技术相互融合、相互支撑。“川”或“Y”还形似飘带,象征了科青联传播科技文化的社会功能。